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华理师说

王国平教授做客华理EMBA南北经济学家高峰论坛

发布者:EMBA教育项目来源:华东理工商学院

王国平 教授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下午好。刚才林书记讲了,当前的经济下行的压力非常大,我们主持人说了韩正市长讲的,这个是一个现实,但是现在判断一季度我们整个国家是8.1%,我们的上海是7%,从这个数来看,也不要恐慌,因为从国家层面来说,我们的研究是潜在的增长7%到8%之间,当然要注意它下滑的因素,而且我们想,如果说在7到8之间可能有一定调整,我们现在需要调整,我思考下来,国际上的经验,一个国家人均超过1万美金,而且第三产业在60%左右,劳动力就业也是60%左右,这三个数据叠加在一起,一般来说这个区域收入就会减缓,这个不是我的托词,就是减缓。所以我们上海也就是离不开这个阶段,这是过去17年告诉我们的。我们经过改革开放以后,我们07年经过了接近17年,我建议我们要承认这样一个态势,一个下滑的速度,你不要紧张下行,最关键是转型发展。

    上海提了八个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国各地,我们的国家都在提转型发展,这个和转变生产方式一致的,有的是口号,有的作为这个区域的战略。上海是把转型发展作为战略。这个转型发展有些什么内容?有些什么要求?我觉得有这么以下四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要承认它是一种发展的类型。第二个思考,它要具有区域性和企业主体的差异,我就想把地区性和区域性做一个比较。第三个问题,转型的力度到底有哪些要素?最后,还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我想这四个问题形成一个关于转型发展经济学的一种体系性的研究,今天时间关系,我就在某些点上做一些分析。

    第一个问题,把它看成一个发展的类型,我认为比较理性科学。这个意思我想这样表达一下,它的转型主要指发展方式、路径以及实现形态的整体性转变,注意关键词,是整体性转变。这至少涉及到发展质量、发展结构、发展业态调整,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环境、机制、人才一整套。这个概念先说明一下,下面想谈一个感受。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值得我们注意,我琢磨下来有两种发展形态,或者转型发展形态,一种就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一种是渐进性的、平缓式的。第一种形态,因为它次数总是少,好像感觉下来还是第二种形态有利于社会发展,因为它是渐进式的,它是把过去优秀的东西保存下来,而不是颠覆,所以我感觉,不到万不得已,不到特殊阶段,不应该采用第一种形态。第二种形态可能是一个常态,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现在的转型是否属于第二种形态?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叫继往开来式的发展。我一年半前到这里要想前任成果怎么保存,要继往开来。在座的企业家跟我可能也有相同的经历,到那个时候也要继往开来,不要动不动就颠覆,我有个看法,继往开来三重含义,保持连续性,第二开创新局面,但是结合起来,我认为简单颠覆是不自信的表现,你急什么?你的智慧,你的才华,你的水平,你可以过程当中体现,我就想走这条路,继往开来式发展。那么这个发展形态是什么形态呢?如果说这种形态是转型发展的重要表现的话,我琢磨下来有三种发展方式或者是路径。

    第一,它是一种优化式发展,你先不要急于否定,你先看这个系统中有哪些该优化,这是智慧,前人的就是你的,改了几次,我是这样想了,改革开放以后,一段时期我们生产资料双轨制,同志们都非常担忧。但是今天我们发现,价格绝大部分放开了,市场调节了,但是生产资料当中稀缺资源当中还没有解决,所以我是非常赞成,就是第一种,优化型的发展。所以第一种类型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再深下去,再优化。
第二种,是一种增量丰富型的发展。总有存续的空间,我们的国有企业发展,分四个阶段,一步步不容易。最近光明日报有一篇评论型文章,这篇文章读一下挺好,不要用简单的思维你进我退,事情讲了半天就是企业结构,大企业垄断,哪没有?你要关注哪些地方不该垄断,市场结构研究,我们动不动企业家、经济学家情绪化,实际上是他的意识形态在起作用,简单的你进我退,四个阶段,93年10月份到现在开始十七八年了,深下去改革绝对有空间。 

    第三种发展形态,是阶段性的,是资源重组性的跨越式发展,到了这个阶段资源重组了,一讲股市一塌糊涂,当然你可以讲很多原因,上面对市场总量的控制,里面有很多规则,政府怎么样处理关系,可以讲很多理由,大家的评价是什么呢?国际市场跌我们跟着跌,国际市场好我们也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的交易是局限的,国际的要素没有进来,我们是控制它进来的容量速度,我们打开,全球都进来交易,那就发生变化了,但是有风险,你要准备好,所以这是阶段性的安排,所以从理论上说,这种局限性肯定是有的,所以中国的股市除了内部管理,还有一个国际空间局限。

    第二,区域性和企业的差异。我们的企业发展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区域性的,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地区,我们稳中求进一定是转型发展,国家这个层面,区域这个层面我概括一下什么叫转型发展,就做三件事,第一,就是一个产业升级,解决三个比例,第一个比例,三次产业变动的比例,尽管我们不是麻木的讲第三产业比例,但是二三产的变动是规律。第二个比例,就是在这个产业当中,特别是产业链当中走向高端的比例,两头多少,有些区域你看看你的研发和销售,你高端的比例是多少。第三个比例,整个产业当中高新技术的比例,这个还是有趋势的。这三个比例是清楚的,不要打马虎眼,财政多少,GDP多少,这是第一个产业升级的三个比例。

    第二个,结构优化,主要是四个要求,什么叫结构优化?是从四个角度提出要求。第一,就是自身产业升级,第二个是适应国情的状态,不能盲目,我非常反感服务业越高越好,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咱们中国总体上还是新型工业化阶段,但是我们上海市确实应该以现代服务业经济为主。第三个要求,要有利于解决瓶颈制约,我们现在是三个瓶颈制约,一个是需求当中的还是外需,外需当中是偏重哪些,现在上海厉害,上海的依赖度特别高。第二个,内需当中是过分依赖于投资,所以现在投资接近于零增长,这是讲需求结构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们产业内部的恶性竞争,第三就是城乡的矛盾,非常畸形的二元结构,这些问题产业结构优化要努力解决,有利于突破产业的瓶颈制约。最后,和产业发展的前沿要适应,你混合型的产业,差异产业,现在还出现一个再工业化,都要反映出来,我最近把它捏起来,什么叫结构调整,恐怕这四个方面都有要求。

    这是第二个。第三,我们生态环保,低碳经济,主要是这三个要求,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环保生态,这个是讲的区域性的最基本的三个要求,我们的企业在这三个方面做贡献,你承担了社会责任,你了不起,这个不是靠哪一个企业独立完成的,是区域性的、国家性的,但是你可以做贡献,这个我想第一个角度是区域。

    那么企业呢,企业主要是在产业链上变动,企业的转型有两种,一种是跨产业的转型,第二种是在产业链上从低端走向高端,这是一个理性思考,跨产业转型难度很大,比如说我们企业做钢,但是现在你发现,世界优秀企业很多都是跨产业转型。咱们诺基亚是著名手机,至少应该是领袖级的,至少在移动通信当中,熟悉它的知道,怎么跨的?这三个阶段,它是大跨度,一开始是什么?是一个木材,是坐落在芬兰的诺基亚河边,所以取名诺基亚,后来发展到第二个阶段,边上出现了一个橡胶厂,是两家结盟,然后它愿意用诺基亚的品牌统一起来,于是这两个工厂就变成了以诺基亚品牌出现的,到第三阶段,这个橡胶厂购买股权,把一个电玩厂吃进来,它控股了,里面有电子信息部门,是后来这里起来的,然后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把三个厂合并起来搞了一个大集团,就是诺基亚集团,然后靠近90年代,集团决定就搞手机,然后成为主业。所以我在分析诺基亚从产业性来看,经过了两次重组以后最后再聚焦,这是一种转型。

    第二种转型就是自己低端到高端,我们有很多例子,我是讲我亲身经历的,我今天宣传一下,海立集团,我是去考察,我们上海人聪明的,先搞日立,然后逐渐搞一个海立集团,用海立集团的牌子打到世界市场,最后它真的成为世界市场空调压缩机的主要供应商,这是一个大跨越,它典型是一个产业链的跨越。
第二个问题,就是把它区分开来,企业可以为区域性的转型发展做贡献,但是自己也有转型。

    第三就是力度,推进它制约的因素,我不展开了,后面的专家也会讲。我们的企业主要有四个要素,第一个要素,还是创新驱动,一定要创新,所以我最近看企业家,有三个企业家我最欣赏,一个是东方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55年企业不倒,不容易的,我叫它“三无企业”,没有一桶黑金,没有一次坑害消费者,没有一次偷漏税,不容易啊,人格非常有魅力。第二个企业家,杰克维尔奇,这个了不起,20年企业30倍的利润增长。第三就是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乔布斯,说心里话,从人格的角度,从运作企业的角度,乔布斯都不如松下幸之助,差远了,从他的整体运作企业的水平艺术,远远的比不上维尔奇,但是现在世界真正公认的最顶尖的不是维尔奇,也不是松下幸之助,什么道理呢?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创新,因此他在产品的创新上是顶级水平,是改变世界的,所以现在我们上海到底怎么转型创新,我们的企业最有发言权。

    第二要素,还是要承认体制机制,我们的国有企业今天有很多来了,我们调研下来有一个问题将来一定要研究,我们可不可以用一下新加坡的淡马锡的做法,我思考下来是可以的,人家的国有企业是商业化运作,所以我们报告以后,俞书记在一次大会上讲,我非常赞成,我不好说是我们报告的观点,千方百计的降低行政影响力,试一试,这个是有空间的,所以坦率的说,我们和现代企业制度距离还是蛮远的,最最关键的是行政因素太强,什么时候我们上海大胆的试一试,确实有体制机制的作用。

    第三,是治理管理层面,管理绝对有空间,如果我是一个单纯的学者我就不说这个话,因为我是管理者,一个单位、一个组织管理绝对有空间,主要三个方面,一个是奋斗目标科学不科学,第二,你的实施战略,第三,你的工作要求,凡当过一把手的都知道,这个组织能做贡献绝对有管理的空间。

    第四是人才制约,说到底是人才,所以要研究什么问题,转型发展的力度,制约他的要素有哪些,有些我只能呼吁大环境,我解决不了,没办法,那我研究里面,在这种环境下我能做什么,也有空间。

    第四就不展开了,要有一个全面质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生态环保,要有指标啊,否则的话最后说什么呢?转型发展,心里上有抵触,所以我们在市里开会,尽快呼吁形成这个指标体系,不然讲的很辛苦,总之,我这个发言什么意思呢?能不能有一个思考,稳中求进的这个进一定是转型发展,这个转型当中要研究系统工程,要全面研究,所以我想经济学家应该做这样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