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华理师说

【嘉宾观点】王胜:在心灵上放一个支点,就能撬起世界

发布者:MBA教育项目来源:华东理工商学院

1569662595772024157.jpg

"你如果想要撬起世界,就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之上。"

 

@ 王胜

北大纵横合伙人

职业生涯规划导师

前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2019年9月7日,2020MBA&EMBA领导力课程体验营火热开讲,北大纵横合伙人、职业生涯规划师、前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胜女士为大家带来了“在VUCA时代的胜出之力”的主题分享。

 

01 人生下半场,愿赋能更多企业

 

在外企服务了25年,拥有丰富的世界五百强公司人力资源工作职场经验。在百胜工作的12年中,伴随着企业一路从业务部变成事业部再到独立的上市公司的成长历程,历经很多组织变革和业务战略转型,有着全面管理品牌的人力资源规划及战略落地的实战经验。在人生的下半场,我希望可以把过往的经验赋能给更多的企业,所以开始了一段新里程的探索。

除了赋能企业,我也想分享职场的经验给到更多的人,分享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做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美学,成为了一个美学素人,体会美对于生活、工作的思维的影响。将美学和自己过往的生活经验、工作经历以及未来的趋势对于人们的要求结合起来,为大家做一些抛砖引玉的分享。这些分享可能没有很高深的理论基础,也并不一定很成体系,但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悟。

关于美,可能大家都觉得这件事距离自己很遥远,感谢当初被兴趣班的一个老师要求交个作品而不是一个作业,我认真地对待了这个词。当真正提起笔,画了人生中第一幅中国画后,我发现虽然环境的不确定让生活中的你我有着种种焦虑,但是如果好好地去行动,不自我设限地去体验,你会发现美就在你身边,会带来不一样的心流,充满着愉悦。所以美来自内心,需要被激发,这也是我愿意来分享的原因。

谈美,经常是“真善美”三个字在一起。“真”指的是科学和技术,“善”讲的是道德和伦理。那么“美”是什么呢?比较狭隘的定义是指艺术和审美。它不是茶余饭后的点缀,而是来自心底的力量。


02 VUCA时代:动荡、不确定、复杂以及模糊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VUCA的时代。VUCA是由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分别代表着动荡、不确定、复杂以及模糊。动荡,指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什么事会突然给你造成影响。很多时候,事情变化发展得非常快,你没有做好准备时它已经来了,这就是波动。例如无征兆的裁员,工厂关闭。

不确定指的是知道因果,也掌握信息,但不确定结果是否能做成。过往成功的商业模式,比如新开店就能增长销量,但是你会发现消费者的胃渐渐被其他东西所吸引带动,可能花时间去追网红奶茶了,可能去便利店坐下来吃一吃便当了。我们会发现,按照过往的销量数字和一些经验无法预测未来了。

复杂指的是我知道这件事情是可以做成的,因果关系也知道,但影响成功的因素太多了。就比如大家知道跳槽,健康的流动对于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影响跳槽的因素不仅仅是工作本身了,家庭,子女教育,老人照顾,健康等等都会掺杂进来不停的变化,相互影响,让决策变得复杂不容易。

模糊指的是虽然你可能并不清楚因果关系,但掌握了信息,也知道这件事情可能会成功,但什么信息相互之间能够相互作用,从而促成这件事呢?对于成功的因果关系并不确定,所以就不断地试错。但是试错就有机会成本,随着年纪的增长,机会成本越来越大,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也让商机稍纵即逝,所以试错的代价会越来越高。

VUCA时代有如下两个特征:一是有很多不确定性,二是太多信息。过往是信息不对称,而现在则是知道的太多却不知道怎么判断,所以VUCA时代所需要的第一个胜出之力就是“洞察力”。

 

03  洞察力

 

洞察,首先要看得见,要观察。很多事是一开始看不见,后来看见了却又看不懂,当看懂明白是什么的时候却不以为然看不起,当明白价值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洞察是要先人一步才会胜出,如果90%都看见了,那就已经不再是机会了。

要获得洞察力,首先要有知识和见识。有个笑话,两个人的对话“你有《时间简史》吗?”“神经病,我有时间也不捡屎。”可见,两人的知识和见识水平不在一个频道上,拿《时间简史》比喻成一个机会,别人告诉你了,你也听见了,但是因为知识储备的不足,见识少了,还在自己的认知层面里打转,所以很多机会就算别人告诉你了,你也可能错过了。

洞察更是拨开云雾见本质的能力。在美学上的极简。那些具有战略远见的领导者都有很强的洞察能力,能够拨开云雾看到事物的本质。难度和意愿成反比,当把治国方针,战略策略简化到最精简的几个字的时候,就便于理解和推动。很多时候看似简单的话语背后都是对于环境,趋势,现况全局看过后,拎出来的最核心的纲领。

 

04 共情力

 

洞察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左脑思维,分析判断,而美感是理性思考的感性表现,是右脑思维,右脑考虑更多的是意义、体验、价值。

VUCA时代所需要的第二个胜出之力是“共情力”或同理心,同理心不是同情别人,而是向内要对自己有认同、有认知,向外要去寻求连接。

能读出别人背后的需求、动机,触发感情的共鸣,产生连接,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曾经在芝加哥的博物馆里有个老太太十年中每天风雨无阻的在莫奈的那副画面前坐一个小时,3000多个小时里我们不知道她看到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老太太从这幅画上找到了某种和自己的连接。

想要有共情,首先要活在当下。毕加索曾说过,“艺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一件艺术品如果不是永远存在于当下,那它根本就不应该称为艺术。”欣赏艺术品可以修炼你真的活在当下的状态。

为了有些具体的体验,我们可以通过读两首诗来体会。第一首是《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第二首是《天静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两首诗一个叫意象,一个叫意境。第一首诗其实也很有画面感,但没有太多的感情的连接和触动,而第二首诗所表达的那种断肠人想归不得归的惆怅,会令你在诵读时产生感情上的变化,会动容。

“共情力”很多时候要去体验,一定要发自内心,由内而外。例如我们在看行为艺术时,虽然有时候确实看不懂,但我们要尝试打开自己的边界和认知,去理解,去同理,用活在当下的心去体会艺术所想表达的意义。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曾说过:“艺术家从事的是一项教育使命,帮助人们寻找自我理解、同情、慰藉、希望,自我认同和成就感。”艺术家和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当他们走到灵魂深处时,其实是交融在一起的。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阿尔法GO战胜了围棋最高手,但机器人不会喜极而泣,不会欣喜若狂(至少目前还没有),但是人会。

在VUCA时代,数字,技术让世界觉得没有温度,也充满着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惶恐和不安,但是每当我们看到美好的感情时,就会感到连接,感到需要。

世界不光是物的互联,更是人的互联,不光是物理上的连接,更是精神上的连接,未来是The more you connect,the more you success.

  

05 共情力×洞察力=创新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很多重大的创新与创造,并不是由它本身的实用性而产生的,而是由它本身的美产生的。而创新力可以认为是共情力和洞察力共同产生的一种结果。

商业中的创新,首先要洞察消费者需求,然后建立共情,产生连接。举个例子,现代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买日历,但是有个日历的文案,那句话非常打动我:“生活要么讲究,要么将就,好生活不过是好好过日子。”我看到这个日历是由两百多位艺术家手绘的结合了中国的节气的作品,把中国文化恰如其分地融入了其中,更有黑科技,在春节等重要的节日那页,有个码扫一扫就有现实增强效果,在手机上可以看到燃放的烟花,听到鞭炮声。新颖,好玩,美美的产品,好的文案,让我断然下单。正是这样的创新打动了消费者,创造了需求。

在充满不确定和多变复杂的VUCA时代,右脑思维是未来的胜出之力,对于人性和事物的洞察,对于美好的感知,让我们在无情的世界温情地活着。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自己。

未来胜出的优秀之力是一种刚柔并济的,通过对于美的感悟和觉察,由内而外散发的自驱力量。无论环境如何风云变幻,内心有美的人,会始终淡定丰盈。

所以如果想要撬起世界,就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之上,知行合一,感知美的胜出之力,从容而淡定地去适应VUCA时代。